秦妙双手奉上一盏梅子茶,腕间的白玉镯轻碰在碗壁上,发出当啷一声脆响。
宣帝有些好笑道:“这大碗……真是跟你姑姑有样学样……”
话音刚落,满座寂然。在场之人都没有料到宣帝有一天竟然自己主动触碰了禁忌。
宣帝低头不语,只静静地品着梅子茶。
岳峙却附和道:“臣倒是觉得用大碗极好。雍都的小杯小盏用起来总觉得束手束脚,哪像昔日在苍州,臣与秦将军从校场跑马回来,一人一大碗水喝得咕咚作响,这才痛快!”
男人之间的攀比总是莫名其妙的,宣帝闻言来了兴趣:“云峰对你还是拘谨了,从前吾与他都是直接拿水瓢从水缸里舀水喝的。”
他的眉头也松解开来,转头温声对秦妙道:“还不够酸,需得多放几颗梅子,用冰镇了才爽口解渴。”
秦妙嫣然一笑:“臣女记得了。等过了六月,其中还可再添一味薄荷,滚水煮开,用冰镇着,更加清凉解暑。”
宣帝道:“过了六月,你就出嫁了,哪有叫人家新妇天天回娘家的。朕就是想让你来,也怕子渊跟朕抱怨呐。”
秦妙红了红脸,低眉敛目道:“陛下是臣女的君父。再说臣女从小就长在陛下身边,心中更是把您当作父亲一般尊敬。侍奉亲长,臣女甘之如饴。”
李思芜默默翻了个白眼,“马屁精。”她身旁的李泽兰轻咳一声,示意她闭嘴。李思芜只好不情不愿地撇撇嘴。
宣帝一时间却感慨万分,面前这个弱不禁风的小女娘,是他多年未见的好友唯一的骨肉。他亲眼看着她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直到长成一个到处撒欢的小女孩。他也曾亲手教过她读书写字,亲手给她喂饭,亲手给她穿衣打扮,带她四处玩耍。他想起很多年前的某一天,他一下早朝就迫不及待地赶去明光殿,他看见阿暖怀里抱着一个小襁褓,整个人都像沐浴在幸福的春光里。那一瞬间他动摇了,他觉得他和阿暖应该要有一个他们自己的孩子的,不,不只是一个,是很多很多个。
见他到来,阿暖对他宣布道:“以后桑桑就是我的女儿了,谁要是敢欺负她,我就把他大卸八块。”
宣帝就笑着附和:“那桑桑也是我的女儿。”说着想要伸手去抱。
阿暖无奈道:“不是这么抱的。要这样……手这样过来……托住屁屁……头枕着你的臂弯……哎,对。孩子都不会抱,以后你怎么当阿父嘛。”
宣帝不以为然道:“我这不就是在当阿父了嘛。”
阿暖凑近摸摸婴儿的小肉脸,“听见了吧,有人上赶着要当你阿父呢,等你长大了让他给你封个公主当当。”
有时候阿暖也会使唤他给秦妙穿鞋。他小心翼翼地把她的小脚塞进足袋里,还要捏捏她的脚趾有没有整齐放好,生怕折到它,结果穿好以后阿暖看一眼就吼道:
“李广陵!你没看到鞋子穿反了吗!”
他还跟在秦妙后面追着喂过饭。好不容易吃上一口,秦妙却一个喷嚏喷了他一脸口水。
阿暖:“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霎光阴如露电。
宣帝平静道:“你戴这个镯子挺好看的。是你大母给的吧。”
秦妙点头称是。
“朕记得库房里还有几块玉佩,高世忠,你亲自去拿来,给永安郡主、几位公主、还有玥儿、漪儿、平安,一人送一块吧。”
高世忠很快取来了玉佩。
秦妙拿到的是一块雕着莲花纹双鲤鱼的玉佩。高世忠送到她手上的时候,悄悄对她道:“这是先皇后的玉佩。陛下良苦用心,还望郡主莫要辜负。”
她红着眼圈行礼谢恩,这次却不是装的,而是真的有些哽咽了。
宣帝坐了坐,简单用了几口点心就回乾宁殿继续处理政务了。众人也不再拘着,看累了歌舞的,都离席各自散去园中观景。秦妙也不例外地遁了宴席,往人少的金鲤池去散步。
金鲤池是宣帝刚登基时才下令召集匠人开挖的。用三条小渠从宫外引了澄河的水进来,最终汇入池中。池畔一半种了垂柳,如今已经是绿云一片,中央一座石拱桥,直通另半边的假山。假山顶上有一座一览亭,其中视野正好,对岸的柳枝都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就连不远处的宴席也能尽收眼底。
秦妙喜欢待在高处,从石拱桥上直奔一览亭去。她在下面视角不好,直到走进了才发现亭中已经有人在了。她于是俯身道:“参见夫人。”
许夫人手中摇着团扇笑道:“看来桑桑与我想到一处了。过来坐吧,别客气。”
凭栏望去,群芳园的景象一览而尽。春风把那头的乐声和欢笑声传来,又旖旎又梦幻。
两人对坐无话,远眺了一会儿,许夫人才开口打破沉默:“陛下赐给你的那块玉佩,本宫看了很是眼熟,能否拿给本宫看看?”
秦妙没有推托,毫不犹豫地从腰间解下玉佩递给她。许夫人接过去,爱惜地在手掌中翻了翻。
“这上面的络子是我给她打的,这么多年了,还这么结实。”
她把玉佩塞回秦妙手中,又摇起了扇子,“好好收着,回头嫌络子旧了就跟我说,我给你打个新的。”
秦妙道:“不敢劳烦夫人。”
许夫人抬抬手,“不用这么小心谨慎的。从前你姑姑身上穿戴的、用的,哪一个络子不是我打的。”
“夫人与我姑姑……是怎么相识的呢?”
她对秦妙嫣然一笑,随即扭头望向了远方。风送来一声长长的叹息,看起来是准备讲一个很遥远很遥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