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嘉楹和阮琪喝着邱雪带来的威士忌,凑在一起闲聊。
邱雪本人则被作曲系学长拽走了,曲嘉楹笑着和阮琪说道:“他们俩快在一起了吧?”
阮琪轻轻抿了一口酒:“他们可能会谈很久。”
“因为那个学长崇拜邱雪吗?那你和吕跃明也差不多吧。”曲嘉楹说道。
阮琪淡淡笑了笑,又转移了话题:“虽说还没正式上课,但我也和穆勒老师聊了几次,我还和他讲了讲你。”
“提我干什么?我还没谢谢你推荐我给乐评人呢。”曲嘉楹摆摆手。
“严格来说也不是我先提的,是夏老师。”阮琪说道,“夏老师跟从穆勒老师学习小提琴的时候已经定型了,所以最后没有在国际上成名。”
“那个时代,她也不容易。”曲嘉楹说道。
“我知道,但你清楚最关键的是什么?”阮琪叹了口气。
曲嘉楹摇摇头。
“简单说是流派,夏老师最开始是跟父母学琴,他们都是法比学派的,当然了,现在国内也还是主流。”阮琪说道。
曲嘉楹再不爱读书,也还是明白学派区别的,法比学派指的是法国和比利时两派总称,在此基础上发展的俄派是目前国际上重要的学派。
当前比较出名的演奏家基本都是法比学派或俄派。
“但是穆勒老师是俄派的。”阮琪说道。
曲嘉楹不解:“我知道在握弓运弓那些技法上两派有不少区别,但穆勒老师不是很在意这点。”
“没错,夏老师也没有改技法,这点确实不影响,问题是俄派和法比学派最大的不同是教学理念。”阮琪说道。
曲嘉楹恍然,法比学派的小提琴家写了很多练习曲作为学习典范,规范了技法的同时也很难发挥个人特色,走到极致只能是法比学派风格的特色。
而俄派重视演奏者的特点,因材施教,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演奏风格。
已经在父母那里接受了多年教育的夏晓蕾老师再有天赋,也还是受限法比学派或者说父母的束缚,再怎么跟穆勒老师学习,也没法找到她独特的风格,但她的天分足以将法比学派的特色表现出来,技巧上也称得上一流演奏家,最后没能在国际成名也受制于国籍。
尽管夏晓蕾老师没有改流派,但也随着穆勒老师学到了因材施教的俄派风格,她回国教课尽量采取这套方法,对她的第一个学生曲嘉楹更是如此。
不过曲嘉楹从小就一直对音乐性敏感度不高,夏晓蕾只好让她学习法比学派规范但又细腻典雅的风格。
“但你现在已经有了方向。”阮琪说道。
难怪之前对音乐性没有开窍前,连细腻也做不好,曲嘉楹突然明白为什么上周目穆勒老师只抓她技法上的问题。
没有顿悟,技法也不够精练,更别提什么风格。
“可要是这么说,你很适合法比学派,为什么还要找穆勒老师学习?”曲嘉楹问道。
“我的身体条件现在有些高难技巧做不好,那就找找别的路子。”阮琪笑道。
在阮琪眼里,曲嘉楹太神奇了,学了十几年琴还能改变,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夏晓蕾老师都没有,可她却办到了,给了自己莫大的勇气。
不知道是谁借用酒店的钢琴,弹起了各种曲子,从《啊!朋友再见》《毕业歌》再到《诀别书》,不知何时又变成欢快圆舞曲。
曲嘉楹抬头望去,果然现在弹琴的是乐逸。
伤感的离别气氛一扫而光,只要都还在古典音乐界努力,总会再见的。
曲嘉楹期待着和阮琪在国际大赛舞台的再会。
这一学年就落下帷幕。
向旻这个暑假依旧不回舅舅家,打算继续在去年那个村庄再住两个月,但了解民族乐器的老人去世了,老人的子女也懂一些,可目前为了生计都在城里打工。
向旻只好将剩下的假期用在演出上,哪里缺人就去哪儿帮忙,他会的乐器很多,不论什么场子都能上去表演,不过用不到很多,缺的比较多的都是贝斯手。
向旻很享受与陌生人之间的一期一会。
大家牵绊不深,连接很浅,他也觉得轻松。
可偶尔听着夜晚的蝉鸣,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向旻还是会想起“三缺一”吵吵闹闹的排练室。
四人的线上聊天次数变低了,倒不是说感情不好了,只是过了频频发消息的阶段。
向旻自嘲地笑笑,应该说之前放假时联系频繁,还是因为曲嘉楹,给她单发消息效果不如在群里发言,而现在发生了不少变化。
闫铮不再像之前那样别扭的态度,和曲嘉楹之间相处坦然,乐逸那边波动很小,不过他们现在应该大都是私下和曲嘉楹单聊。
向旻浑身提不起劲,他更烦自己这种状态。
曲嘉楹的暑假被父母硬拉出去玩了几天,剩下时间都在练琴,夏晓蕾老师和穆勒老师沟通后,确认她更适合俄派的风格,想办法教她改。
曲嘉楹顺从地调整了一下,她的握弓没法改变,只能在运弓的处理方法上改动,不过怎么都不顺手。
曲嘉楹只好问问朋友,高莹无奈极了,她想办法让自己的小手适应在钢琴键盘上都那么辛苦了,没办法再多做改变。
“这是天才的领域!”高莹让曲嘉楹去找乐逸。
乐逸也很困惑,他认为没必要管那些,演绎好自己的东西就行了:“没那么死板,轻松自由地演奏就好了。”
曲嘉楹理解不了。
乐逸试探道:“也许夏老师的建议不适合你呢?”
曲嘉楹几乎没有质疑过夏晓蕾老师,她摇头道:“我从小就跟着她学琴,她了解我,再说穆勒老师也……”
曲嘉楹迟疑起来,上周目穆勒老师没有让她改流派,现在她技巧和音乐性都提高了,反而要改流派吗?
“那个德国的老师只是听夏老师她们讲了讲吧,最多就听过你演奏的录音。”乐逸说道,“我也教学生,视频和音频还是不如亲眼看着他们演奏,他们弹琴的姿势,每一个小动作都很重要。”
曲嘉楹犹豫不已。
乐逸不敢说太多,因为曲嘉楹和夏晓蕾老师有多年的感情,不是他轻易讲两句就能让她开始质疑的,而且曲嘉楹也不像他那样从小就会反抗老师。
乐逸不清楚哪一种才更好,因为两种都不好。
他前两天还问了老校长,能够成材的独奏家在接受教育初期都要听话练琴,这样才能打好基础,但在后期逐渐独立就要有自己的想法。
说起来简单,可真能做到又有多少人?
毕竟古典音乐就是越传统越好,谁敢挑战业内权威?
乐逸并不想顺应这个古怪别扭的游戏规则,他只想弹自己的钢琴。
可是曲嘉楹和他不一样,她还是想要成为顶级的小提琴独奏家。
乐逸叹了口气,闫铮和向旻都能帮到她,而自己什么都做不到。
只是一味地被她吸引。
那天校交响乐团聚会的时候,乐逸和闫铮还特意单独聊了一会儿,他们俩和向旻不一样,向旻最开始并不欣赏曲嘉楹的演奏,而他们俩同样是第一次听她的演奏就喜欢上了。
“不过时间不一样啊。”闫铮说道,“我那时还小,欣赏力也不如现在。”
按理说乐逸就应该像向旻那样不被曲嘉楹的琴声吸引才对。
闫铮对曲嘉楹更像是一种崇拜,对比自己才能更高者的臣服,所以现在自愿辅助她的技艺更上一层楼。
而乐逸被曲嘉楹的琴声吸引点截然不同,因为他自己的音乐更灵动。
“因为她身上有我缺少的东西。”乐逸轻声道。
曲嘉楹的那种执着是他没有的。
乐逸喜欢钢琴,喜欢音乐,但他没有那份执着。
尽管初见曲嘉楹那时,她的音乐还很机械,没有什么情感,但乐逸在她拉琴的姿势中感受到了仿佛冲出躯壳的生命力。
在曲嘉楹演奏《命运》的现场,乐逸看到了破茧化蝶的瞬间,他无法控制地落泪了。
而现在他却仿佛看到还没有彻底钻出茧蛹,可对曲嘉楹这样纯靠体验获得成长的人,又不敢用力帮忙,害怕帮倒忙。
乐逸收回思绪,继续和手机那头的曲嘉楹讲他的困惑:“我最近教学生,总感觉不适合这个工作,学生家长都很上头,什么比赛都要小孩去参加,希望能对未来升学有帮助。”
“可是你应该很擅长给小孩讲课吧?”曲嘉楹问道。
“还可以吧,寓教于乐外加鼓励教育,但是我有点受不了那些家长的想法。”乐逸知道自己这点很烦。
曲嘉楹也没什么好主意:“你别太在意了,家长和小孩都压力大。”
“我知道,我也尽力让学生拿到名次。”乐逸又开始怀疑自己,“这样做的我是不是和家长合谋了?”
“这么深沉一点都不适合你。”曲嘉楹笑着调侃试图缓解他的情绪。她记得乐逸的父母要求并不高,但他在学琴初期遇到了一个严厉的老师,后来才转到老校长那里。
乐逸说道:“我练琴不是为了功利目的,第二个老师也就是老校长因此才收我做学生,他教书这么多年劝了一堆学生,让他们别学乐器,有的跟他学,有的换了其他老师,可最后没有几个人走到专业路上。”
“但他从来没有劝我不要学琴,还答应我不参加比赛的要求,考音乐学院都是他逼我的,我本来只想开心弹钢琴,省内也有音乐学院,学个音乐教育就行了,教学生的薪酬也够生活了,但他说我的性子不适合教学生,一定要我来考这所国内最好的音乐学院。”
“于是我来了,学费更高,我还是选择了教课,这才教了两年,我就开始厌烦,马上大三了,你们都有了自己的规划,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乐逸很迷茫。
“你喜欢弹琴,那就一直演奏吧。”曲嘉楹说道。
“《爱乐之城》的男主角喜欢爵士乐,但不能随心所欲演奏,我也受不了永远都在弹那几首经典曲目。”乐逸叹了口气,“所以和你们一起演奏很开心,能搞些新花样。”
“真不愧是老校长。”曲嘉楹突然感慨道。
“诶?”
“老校长教了这么多年课,有无数的学生,他轻轻松松找到了对付你的最好办法。”曲嘉楹笑了起来,“你好奇心重,但不在人身上,所以忍受不了教学生的枯燥重复。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走到‘正轨’上,你不做一个独奏家实在可惜了。”
乐逸沉默着,幼年的阴影时不时就会在梦中席卷而来,他还做不到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