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泠喝。
喜鹊说的不缓不慢,措辞捎带矫情,“小姐,我帮你泡了丁香花蜜茶,不热不冷,正好够喝,别提嘴唇干裂,就是肿了也能治好。”
“瞧,嘴儿够贫,没准你私下里偷吃这个?怪不得伶牙俐齿的,哪会干涸嘴巴。”醉梦泠打趣道,眉眼间尽显稚嫩风流。
“的确,我瞒着太太老爷多喝了几口,不过太太的花露膏还是更用的上,等下我便取去。”喜鹊自个儿也倒了一杯尝尝。
从太太那里取了花露膏来,大丫鬟喜鹊身旁跟着取巧爱玩的丫环鹦鹉。鹦鹉似乎从梦泠母亲林秀琪娘家过来,先见过了太太林秀琪,然后碰巧遇上喜鹊,两人便过来了。
鹦鹉对九妹醉梦泠说:“老祖母说再过几日你大舅伯的儿子觅两就要去各地游历了,看你要不要告诉太太去与那觅两哥哥告上一别。”
九妹醉梦泠心下想:“觅两哥哥平时待人待她都是极好的,是应该好好告上一别,让各自心中有个念想,这样对方想着对方,心里住个人儿,不挺好的。”
醉梦泠在脑海理了理思路,于是说:“好啊!我的心里面真的非常非常喜欢觅两哥哥,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对我这样的不多。对了,他的大恩我还没言谢呢!是应该好好告个别,让各自心中有个念想,还他大恩。”
九妹醉梦泠又想:“虽然现在让自己见觅两哥哥很害羞,但第一步迈不出去的话,什么时候迎接最好的自己呢?”
九妹醉梦泠来到母亲林秀琪那,开口对母亲说:“觅两哥哥这一走不知何时才会再遇见,我想去觅家为觅两哥哥送行,如果可以我希望母亲让喜鹊和鹦鹉陪着我一块去一趟觅府。”
九妹醉梦泠第一次来觅两哥哥家,对觅府最大的映像是宽广、大气、体面。朱檐绿瓦,花树丛生,亭楼别院,蜿蜒曲直。
初春的阳光洒在觅府的琉璃瓦上,折射出斑斓的光影。九妹醉梦泠踏着轻盈的步伐,穿过那道高大的朱红大门,眼前豁然开朗的是一片宽阔的前庭。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那座巍峨的主楼吸引,它矗立在庭院中央,气势非凡,宛如一位身披华服的贵族,端庄而威严。
朱檐下,精致的木雕和彩绘讲述着古老的传说和家族的荣耀,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不凡的品味和深厚的底蕴。绿瓦覆盖在屋顶,与四周的花草树木相映成趣,仿佛是大自然与人文艺术的完美融合。
沿着青石铺就的小径漫步,两旁是错落有致的花树,桃花、杏花、梨花争奇斗艳,花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亭台楼阁间,流水潺潺,小桥横跨其间,曲径通幽,每一转角都有新的景致等待探索。
别院分布在主楼的两侧,各自独立又相互呼应,布局巧妙,既有私密的空间感又不失整体的和谐。每一座别院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或是古朴典雅,或是清新脱俗,尽显主人对于生活美学的追求和理解。
九妹醉梦泠在这座宏伟而又精致的府邸中穿梭,感受着觅府的宽广与大气,体验着它的体面与尊贵。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座宅邸,更是一代代人情感与记忆的承载,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在这里,每一次呼吸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和艺术的魅力。
九妹醉梦泠踏入觅府的那一刻,仿佛步入了一幅精致绝伦的古典画卷。她的眼中映照出的是一片宏伟壮丽的景象:宽阔的庭院中,朱红色的屋檐在阳光下闪耀着沉稳的光泽,与翠绿色的琉璃瓦相映成趣,宛如古代帝王宫殿的一角,彰显着主人不凡的身份和品味。
随着步伐的深入,她发现这里的花树布局精巧,每一丛都似乎经过精心设计,既各自成景,又和谐共存。春日的桃花娇艳欲滴,夏夜的紫薇散发幽香,秋风中的银杏叶金黄灿烂,冬雪覆盖下的梅花傲然挺立,四季更迭,景色各异,却始终保持着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美感。
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这片园林之中,它们或依水而建,或傍山而立,形态各异,风格迥然。有的亭子飞檐翘角,古朴典雅;有的楼阁雕梁画栋,富丽堂皇。这些建筑不仅展现了精湛的建筑技艺,更是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故事。
曲折的小径在花丛间蜿蜒穿行,引导着访客探索这片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土地。小径两旁,石桥横跨清溪,假山叠翠,流水潺潺,营造出一种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意境。
九妹醉梦泠不禁为觅府的这份气派所折服,她深深感受到了这个家族的历史沉淀和世代传承下来的尊贵与荣耀。在这里,每一砖一瓦、每一草一木都似乎在诉说着古老而又辉煌的故事,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觅两和觅如俩兄妹出来迎接泠儿她们,那天觅两穿着浅褐色长衫,十方朴素无华。
在一个温暖而宁静的午后,阳光如同细碎的金粉洒落在古老的小镇上,给每一块石板路都镀上了一层淡淡的光辉。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觅两和觅如这对兄妹,仿佛是时光中的守护者,静静地站在那扇半掩的铁门前,等待着泠儿她们的归来。
觅两,这位年轻的哥哥,身穿一件浅褐色的长衫,那颜色就像是秋日里第一缕晨光下的泥土,沉稳而不失温润。他的衣衫并没有过多的装饰,简单至极,只有几道深棕色的线条沿着衣襟蜿蜒而下,如同山间的溪流,在平凡中透露出一丝不凡。长衫的面料柔软而有质感,随着他每一个细微的动作轻轻摇曳,就像是一片落叶在风中轻舞。
他的头发被一根同色系的布带随意束起,几缕发丝不经意间垂落在前额,给他那张略显严肃的面庞增添了几分随性的气息。他的眼神坚定而温和,仿佛能够洞察人心,却又不失亲切。他的双手交叠在身前,指尖轻轻触碰,似乎在默默地计算着时间,又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重逢祈祷。
妹妹觅如,则穿着一袭紫色淡雅的长裙,裙摆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摆动,宛如水面上的涟漪。她的笑容灿烂如春日的花朵,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她时不时地踮起脚尖,向远处眺望,仿佛这样就能早一刻看到泠儿她们的身影。
终于,当泠儿她们的身影出现在小巷的尽头时,觅两和觅如的眼中同时绽放出喜悦的光彩。他们迎上前去,用最真挚的笑容和最温暖的拥抱,迎接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那一刻,他们的衣衫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喜悦,随风轻轻飘扬,与这温馨的场景融为一体。
泠儿走在铺满鹅卵石的小径上,左顾右盼,瞧见前面有一个大湖,一到夏天里面开满了荷花莲叶。
泠儿轻盈地踏在蜿蜒曲折的鹅卵石小径上,她的步履如同细风拂过水面,既轻柔又不失节奏。小径两侧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随着她的移动而摇曳生姿。她的目光不时左右流转,好奇而又期待地探索着这片未知的景致。
忽然,一片开阔的水域映入眼帘,那是一个宽阔的大湖,湖面平静如镜,倒映着四周的绿意和天际的蓝。
记得那一年夏天,夏日的炎热在这里得到了舒缓,湖水泛着微微的波光,仿佛是大自然的一抹清凉慰藉。泠儿的眼睛被前方的美景所吸引,她加快了脚步,迫不及待地想要亲近这片水域。
九妹醉梦泠她缓缓走近湖边,她看到湖中密密麻麻地布满了荷叶,它们像是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覆盖在水面上,随风轻轻摇摆。荷叶之间,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有的含苞待放,宛如羞涩的少女;有的盛开怒放,花瓣层层叠叠,色彩艳丽夺目,粉红、洁白、淡紫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夏日画卷。荷花的香气随着微风飘散开来,沁人心脾,让人不禁驻足深吸,沉醉在这自然的馈赠之中。
那天,觅两依旧记得,他心爱的小妻子泠儿站在湖边,凝视着这一池荷花,她的心情也随之变得宁静而愉悦。夏日的炎热被湖水的清凉所取代,她的心灵在这一刻得到了洗涤与净化。
几人拐了一个弯,径直通往觅府正院,途中碰巧遇到了三叔觅疏,他似乎在和哪家方主谈生意。
三叔觅疏,一个在江都颇有名气的经商者,他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他的身材有些瘦削,仿佛岁月的风霜已将他的□□雕琢得更加精炼。他的眼睛深邃而明亮,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总能洞察人心,看透世事。
他的神态总是平和而从容,无论是在商场打拼还是在家中与人交谈,总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模样。他的性格内敛而沉稳,不轻易表露情感,但是每当大家有难,他总能挺身而出,用他的智慧化解纷争,带来和平。他的气质中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气息,仿佛他与这个世界有着某种不可言说的联系。
三叔觅疏的服饰简朴而不失品味,常年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长衫,腰间系着一条粗布腰带,脚踩一双黑色布靴。这些衣物虽然朴实无华,但却干净整洁,每一件都被他穿出了岁月沉淀下的韵味。他的衣着虽不奢华,却与他那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性格相得益彰。
在大家的眼中,三叔觅疏不仅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精神的导师。他的外貌、神态、性格、气质和服饰,无不体现出他那与众不同的人生哲学和对世界的深刻理解。
“三叔好,我们打扰了。”觅两朝三叔觅疏和那位员外鞠了一躬,表示友好。
“没关系,你们这是去哪?”觅疏看到小梦泠满头的细细汗珠,有些不解,又不好说是不是生病了。
鹦鹉站出来说道:“我家小姐这是来报答觅两少爷上次的救命之恩的。”
“哦,原来是这样啊!那你们好好玩,累了让觅好阿姨给你们烤烧鹅吃。”觅疏见时间不等人,又陪客户谈生意去了。
觅两哥哥家的三叔觅疏一直惦记喜欢着阳城知州家的五小姐那宁。正准备当那家的上门女婿呢!这是后来听鹦鹉说的。听说觅疏表舅已经是三十七岁婚龄,而那宁小姐只有二十六岁,却长得如十二岁少女那般稚嫩可爱讨人喜欢。
见过了觅疏三舅伯,就来到了觅两的书房。
书房不大不小,窗前一书桌,摆放正当,书桌上一品梅,一画卷,笔砚纸张,样样齐全。
在这个恰如其分的书房空间里,光线透过宽大的窗户温柔地洒落,为整个房间披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色光晕。窗前的位置,一张书桌静静地立在那里,它的尺寸和位置经过精心考量,既不显得拥挤,也不显得空旷,仿佛是这个空间的灵魂所在。书桌的设计简洁而实用,每一寸空间都被巧妙地利用,既满足了功能的需求,又透露出一种不凡的品味。
书桌上,一盆精致的梅花摆件吸引了目光。它以陶瓷制成,形态栩栩如生,枝头绽放的花朵仿佛在诉说着冬日的坚韧与生机。梅花旁边,一幅画卷平铺着,画中的山水或人物在细腻的笔触下跃然纸上,似乎随时准备从二维的世界中走出来,进入这充满书香气息的三维空间。
在书桌的一角,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整齐排列,每一件都是精挑细选的艺术品。毛笔柔软而有弹性,墨条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纸张洁白如雪,砚台光滑如玉。这些工具不仅是书写文字的载体,更是文人雅士情感与智慧的传递者。
整个书房内,无论是书架上的古籍新刊,还是墙角的那盏复古落地灯,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主人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态度。这里不仅是一个阅读写字的地方,更是一个思考与创造的空间,一个心灵得以安放的港湾。
这时候,觅如叫觅两的侍仆司明搬了两条椅子进来,让醉梦泠坐着说话聊天,倒也轻松些。
说起觅两这个妹妹觅如,可是个出了名的娇滴滴美人儿,不仅贤淑懂事,而且读书明礼,又善女工,对父母亲人老师长辈也遵纪有礼,谦让大方,性格那是没得比的。
“哥哥,听说你第一个游历的国度是北方木族领国青国风之城,你究竟是被青国的什么地方着迷迷住了,非得抛弃戴秋美姐姐,去那么陌生遥远的地方?”
觅如和醉梦泠一同坐下,觅如见哥哥还没对梦泠说几句话,不懂地问出心中疑惑。
觅两笑了笑,看了看梦泠,只见她眉梢带韵,天然之美,纯粹自然,心怡片刻,淡定说道:“秋美离开我,我自然很伤心。青国风之城曾是东陆最强盛的国家,排行金木水火土五神族之木族领国,在那片富饶的土地上曾今建立过辉煌腾达繁荣昌盛显赫一时的永夜王朝,我心神向往之。”
“那哥哥,还去……”觅如的声音渐渐小去,不时低头,去拉梦泠的手。
“阿如姐姐。”醉梦泠心中若是没有胆量,也不会来觅府与觅两告别。于是她认真说道:“我看觅两哥哥这么小的年纪就要离开家那么久,家里人都不放心你呢!”
醉梦泠温言而语,“对啊,觅如姐姐又是你的亲妹妹,手足之情乃挚爱,你说她怎么舍得你离开。”